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3-11 上一期    下一期
    智库专稿
    消费中心城市项目布局研究:分类、属性及途径
    2024 (2):  1-10. 
    摘要 ( 105 )   PDF(1782KB) ( 195 )  
    消费中心城市项目是消费中心聚集消费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服务消费者、引领消费潮流、发挥消费影响力的主要方式,项目成功与否是消费中心成败关键。对消费中心城市项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类,包括文化消费项目和物质消费项目、服务消费项目和商品消费项目、最终消费项目和中间消费项目、直接消费项目和间接消费项目、必要消费项目和非必要消费项目等,每种分类维度都有一定的分析意义。消费中心城市项目具有多种消费经济发展特性,包括消费的范围经济性、中心的规模经济性、文化消费的无限性和物质消费的有限性、消费的空间协调性、消费的系统制约性。在消费中心城市项目布局中,文化消费是关键,需要重点布局文化消费项目;物质消费带动潜力大,需要全面规划物质消费项目;空间资源紧张、空间成本高,需要通过中心紧密原则布局相关项目;消费系统配套性强,需要对消费中心城市项目进行超前和空间延展性布局;消费中心城市项目经济平衡作用显著,需要在欠发达地区做更多布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索
    2024 (2):  11-21. 
    摘要 ( 309 )   PDF(1732KB) ( 1346 )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具有重要赋能作用。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的理论逻辑,并识别出当前面临的城乡发展不均、信息安全风险、社会保障不足、产业被动变革、公共服务缺失、劳动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的现实路径。为此,需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数据共享、协同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升级、协调地区规划、统筹人才培育,推动区域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机制研究
    2024 (2):  22-39. 
    摘要 ( 144 )   PDF(1779KB) ( 267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对赋能数字经济新增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算力的公共性、外部性、网络性与迭代升级特征,研究算力新质生产力的网络外溢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种效应来源于算力新质生产力对智算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省际个体的算力新质生产力对与该省份在地理、经济、人口方面相关联的其他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网络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提升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2)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缓解算力投资错配、数字技能劳动力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3)算力基础设施数量网络与算力基础设施质量网络通过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具有异质性。相关研究成果有利于创新拓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此,提出推动算力技术创新、促进算效提升、汇聚算力资源、优化算力要素供给、加大智慧教育投入力度、培育算力基础设施创新人才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学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2024 (2):  40-52. 
    摘要 ( 148 )   PDF(1743KB) ( 553 )  
    在工业 4.0的时代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制造业各个领域。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引领者,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尤为积极。基于中国 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2008—2019年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2)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创新渠道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3)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和知识产权侵权程度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和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分别产生强化和削弱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化应用,同时积极维护创新环境,坚决打击专利侵权行为,给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非对称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24 (2):  53-73. 
    摘要 ( 108 )   PDF(3328KB) ( 467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基于非对称影响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和经济波动的MundellFleming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各要素的非对称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物价水平的促进效应,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此外,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大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因此,央行需要加强对汇率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的关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质量发展与财会审创新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构建
    2024 (2):  74-87. 
    摘要 ( 93 )   PDF(2398KB) ( 75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方兴未艾,正在同步加速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审计的进程。不久的将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需求将激增,亟待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实践提供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从现有资源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环境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出发,将在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梳理现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基于三重底线发展理念,从审计理念、法律法规、审计方法、评价指标以及人力资源 5个层面,构建企 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旨在降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设计
    2024 (2):  88-95. 
    摘要 ( 70 )   PDF(2015KB) ( 83 )  
    公共资源配置规范化透明化成为一项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阳光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使得公共资源配置审计也逐渐成为重点审计工作之一。然而,我国当前的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存在诸多困境,如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效率低、审计证据质量低、审计监督局部化等。这些问题亟需改善。深入研究当前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缺陷的改善路径,发现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机制、密码学基础、梅克尔树结构等,能够解决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研究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流程,探索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将为我国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审计智能化转变提供核心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云会计数据安全探究
    2024 (2):  96-105. 
    摘要 ( 91 )   PDF(1772KB) ( 197 )  
    云会计因投入成本低、数据处理高效和业务效率高等优势而受到用户的青睐,但储在云端的数据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云会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应对云会计数据安全问题,构建了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云会计数据安全模型。首先,通过对云会计与区块链的回顾,明确云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以及区块链技术与云会计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然后,引入非对称加密技术和哈希算法,以实现对云会计数据的加密安全存储和完整性检查;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强用户对其数据的控制、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和增进用户与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之间信任的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学
    60岁以下成年女性心理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24 (2):  106-116. 
    摘要 ( 91 )   PDF(1834KB) ( 203 )  
    回顾和梳理压力以及女性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通过问卷调查对重庆市 4270位 60岁以下成年女性的心理压力程度进行分析,考察影响 60岁以下成年女性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通过有序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户籍、教育程度、年收入情况、工作时长、女性人才重视程度、对政策和制度的熟悉程度等变量显著影响着 60岁以下成年女性的心理压力。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下成年女性中,农村户籍的女性心理压力显著高于城市户籍;年龄越大、工作时长越长,心理压力越大;受教育程度和 年收入水平越高、女性人才重视程度越高、对政策和制度熟悉程度越高,心理压力越小。基于此,提出以下 4条干预对策:重视低收入成年女性的心理问题;重视农村“留守中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企事业单位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成年女性心理健康教育、舆论引导及政策宣讲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密度、产学研知识距离对二元型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4 (2):  117-126. 
    摘要 ( 91 )   PDF(1719KB) ( 343 )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模式对提升区域创新绩效至关重要。为了探究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机制,基于 2011—2020年重庆市、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来探究产学研知识距离、网络密度与探索型、应用型创新绩效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知识距离存在异质性且对二元型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企业间知识距离与应用型创新绩效负相关,企业与大学间知识距离与应用型创新绩效呈 U型关系,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距离与探索型创新绩效正相关,大学间知识距离与探索型创新绩效呈负相关,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对二元型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网络密度与应用型创新绩效负相关,对探索型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研究可为区域间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能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管理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与企业创新绩效
    2024 (2):  127-139. 
    摘要 ( 101 )   PDF(1765KB) ( 444 )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消费者参与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可通过知识共享、顾企互动、自主创新 3个维度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并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同时,价值共创具有中介效应作用,正向提升消费者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也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意蕴
    2024 (2):  140-150. 
    摘要 ( 136 )   PDF(1762KB) ( 206 )  
    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百年来坚持“两个结合”的智慧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伦理之维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意涵,深度挖掘其蕴含的伦理意蕴,全面揭示其价值理性和伦理应然,有助于人们从伦理视域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之维,对于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 5个鲜明特征蕴含以下五重伦理意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凸显了“人民至上”的伦理原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彰显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伦理品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蕴含了“平衡协调”的伦理玉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藏了“天人合一”的伦理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流露了“和衷共济”的伦理情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