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2024, Vol. 38 ›› Issue (12): 125-131.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民性视域下大模型介入数字文化生产的风险与策略

高 明1,刘皆成1,杨智雄2,3   

  1. 1.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2.中国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3.南开大学 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 出版日期:2025-01-08 发布日期:2025-01-08
  • 作者简介:高明,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Online:2025-01-08 Published:2025-01-08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事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数字技术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旨归。而大模型介入下的数字文化生产过程却恰恰存在以技术目的僭越人的目的,以物的价值取代人的价值,以“离身”取代文化生产的“具身”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对此,需在聚焦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构建人主机辅的数字文化生产关系;在规制平台资本运营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文化生产环境;在依托具身装置的嵌入中,实现具身性实践的数字文化生产方式,从而打造大模型介入下彰显人民性的“人机共舞”式数字文化生产新模式,为在数字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站稳人民立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大模型;数字文化生产;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 

  • G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