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上一期   
    智库专稿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1 (2):  1-7. 
    摘要 ( 351 )   PDF(1521KB) ( 143 )  
    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战略化、深度融合化和产业互联化的特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和广泛渗透性。当前,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数字文化已经进入爆发期,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典型新业态发展迅速。遗憾的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在产业认知、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理念问题,有的属于产业政策问题,有的属于技术创新限制问题。未来应从产业要素、产业服务、行业治理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入手,快速提升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快建立农村环境共治机制,建设美丽乡村
    2021 (2):  8-14. 
    摘要 ( 90 )   PDF(1451KB) ( 79 )  
    运用哈肯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区域比较优势(RCA)、区域经济联系(RER)和区域产业分工(RID)3个方面解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对2000—2007年、2008—2014年、2015—2018年3个阶段19年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驱动因素进行分阶段序参量识别,结果表明:3个时间段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由RCA转为RCA 和RID共同驱动再变成RER和RI共同驱动,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在逐步升,京津冀内部城市梯级差异在逐步缩小,基于经济联系与产业组织优化的功能协作分工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模式在逐步确立。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着力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弗雷格关于普遍性的思想及其逻辑学意义
    2021 (2):  15-21. 
    摘要 ( 204 )   PDF(1458KB) ( 151 )  
    弗雷格用实质蕴涵来刻画条件句导致了“实质蕴涵怪论”,因此实质蕴涵不断受到批判。然而,根据弗雷格关于逻辑普遍性的思想,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弗雷格对实质蕴涵的看法以及他为什么使用实质蕴涵。弗雷格把条件关系区分为能表达普遍性的情况和仅仅表达真值关系的情况,表达普遍性的条件句其从句不是完整的思想,其指称不是真值,而是其间接指称。仅仅表达真值关联系的条件句其从句则是完整的句子,其指称是真值。他指出表达事物因果联系的条件句要用带全称量词的一阶谓词逻辑公式x(P(x)→ ψ(x))表达,而只表示真假关系的条件句直接用实质蕴涵式来表达。弗雷格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建立的逻辑,他关于逻辑普遍性的思想对于条件句逻辑的产生及后来逻辑学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逻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作为广义悖论的行动传递怪论
    2021 (2):  22-27. 
    摘要 ( 148 )   PDF(1449KB) ( 93 )  
    在西格伯格的动态行动逻辑中,行动的后果具有传递性。切拉斯发现,行动后果的传递性在逻辑上会导致日常行动推理上的不可接受性,于是他提出了“行动传递怪论”。在广义逻辑悖论的视域下,行动传递怪论其实是一种悖论。对于行动传递悖论,最直观的解悖方案有两种:一是限定推理的范围;二是加入语境因素。根据RZH解悖标准:限定推理范围解悖方案不满足充分狭窄性,也不满足非特设性;而语境解悖方案的特设性也过强。故两种解悖方案都不太令人满意,对于行动传递悖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学
    研发强度会影响科创板IPO抑价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
    2021 (2):  28-38. 
    摘要 ( 159 )   PDF(1506KB) ( 111 )  
    以2019年科创板开盘上市的7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非对称信息视角研究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为避免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法下参数估计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将科创板第2套上市标准———“近3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3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充当外生政策变量(2016—2018年),将不符合该条标准的公司设置为实验组,其他设置为对照组,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研发强度的IPO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研发强度对科创板IPO抑价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建议进一步强化IPO公司研发信息披露、完善科技型公司估值方法。大,也给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新商业思维为代表的行业带来利好或转型机会。精准稳妥地推进复工复产,关键是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了解和准确判,在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和加大地方政策的定向扶持中,应重点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兑现好政策,并大力扶持疫情后就业困难的重点群体。就此提出对策建议:把稳就业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更加有利于扩大和促进业的政策,通过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加快构建经济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大中小微企业稳岗用工的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对重庆的实证检验
    2021 (2):  39-49. 
    摘要 ( 131 )   PDF(1500KB) ( 162 )  
    基于2007—2018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重庆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分逐年提高,但目前仍处于过渡阶段,离协调阶段还有一定距离;各片区在经济、生态、社会各系统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普遍面临着生态—经济发展两难问题;未来重庆市各片区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将跨越过渡阶段,走向协调阶段。故此,各片区应遵守客观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工合作,为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GM(1,1)模型的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分析与研究
    2021 (2):  50-58. 
    摘要 ( 153 )   PDF(1505KB) ( 189 )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重庆作为早期的工业基地,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准确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是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重庆市2013—2018年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数据,分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建立PM2.5和PM10浓度的灰色DGM(1,1)模型,探析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都在逐年递减,但各自的下降趋势和幅度有所不同。近些年PM10的浓度下降幅度比PM2.5要更大。采用DGM(1,1)模型对两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运用重庆市污染物浓度的预测结果,分析重庆市未来五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为重庆市相关环保部门制定防污治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
    自媒体时代网络理性构建的困境及其消解
    2021 (2):  59-66. 
    摘要 ( 66 )   PDF(1514KB) ( 73 )  
    在自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与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共鸣取代了获知、急躁淹没了耐心、情绪遮蔽了理性。网民群体的结构性缺陷、网民身份的易逝性和多变性、网络话语的“广场性”、协同过滤机制的存在,网络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混杂化都是导致网络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和推手。网络理性是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应有之义,重塑网络理性应推进网络多中心协同治理,厘清网络言论边界,改进网络管控策略,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坚守传统媒体的价值底线,涵养网民的公共精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养老服务的技术植入挑战及制度行动空间
    2021 (2):  67-74. 
    摘要 ( 80 )   PDF(1455KB) ( 99 )  
    信息化养老服务依托的关键要素是信息平台、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但信息化技术在社区养老服务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单向“植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强制技术植入之价值信任挑战、理性技术植入之需求选择挑战和合法技术植入之行动结果挑战。究其根源,信息化技术在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下以契约治理的合法身份强行植入,从根本上割裂了制度和行动的互构关系,制度无法有效转化为行动,难以发挥契约治理的制度优势。在制度系统理论的架构下积极探寻信息化服务技术在社区的制度行动空间,实现制度转化为行动的四个转变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变迁中劳动者多元化身份与家国精神的接续——以“一工一农”家庭为例
    2021 (2):  75-82. 
    摘要 ( 416 )   PDF(1461KB) ( 85 )  
    在“国家-集体-家庭”分析思路下,围绕“一工一农”家庭成员自我观念的变化阐述家国精神内向而务实的特征和发展脉络,以“一工一农”家庭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再现时代变迁过程中社会制度与家庭结构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从家庭劳动到社会主义建设,“一工一农”家庭的形成过程展现了“大我”与“小我”间的冲突与和协。作为深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熏陶的社会代,“一工一农”家庭以劳动者多元化身份把家庭的艰难经历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体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以及对集体的认同和归属,见证时代发展贡献者家国精神的接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学
    股权集中度、地区差异与企业金融化
    2021 (2):  83-92. 
    摘要 ( 117 )   PDF(1489KB) ( 226 )  
    针对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出现“脱实向虚”的现状,基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事实,选取沪深A股非金融业和非房地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8年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存在的地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公司所处地区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呈正U型关系;将样本按照地区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正U型关系只在我国东部地区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股权越集中就越能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因此,虽然适度的股权集中度会抑制企业金融化,但是在进行金融化治理时应考虑地区间的差异,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制度环境优势,摒弃金融资源聚集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挤压;西部地区应加强制度环境的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享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制造业经验证据
    2021 (2):  93-102. 
    摘要 ( 111 )   PDF(1489KB) ( 74 )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享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新尝试。以2013—2018年深证A股制造业企业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共享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审计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正向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才显著,且共享事务所为“四大”时发挥的外部治理效应显著高于非“四大”时。进一步探究作用机制,发现共享审计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两类中介渠道作用于公司治理效率。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共享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启示上市公司应积极发挥供应链外部治理效应,充分利用供应链关系提高治理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理论的“三维度”反思——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
    2021 (2):  103-112. 
    摘要 ( 112 )   PDF(1474KB) ( 65 )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理论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其理论意旨与制度建构仍然停留在权力制约的基础之上,忽视了国家与社会对话、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的沟通,以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融合,容易引导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走向歧途。因此,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运用国家和社会、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三对范畴,从3个维度反思当前行政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以摒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对立,破除私人邻域和公共邻域的藩篱,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融合,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治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正名与建构
    2021 (2):  113-123. 
    摘要 ( 132 )   PDF(1486KB) ( 128 )  
    党内法规体系是指全部静态层面上党内法规文本形成的有序系统,解决的是“有规可依”问题,是党内法治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党内法规体系化既是解决当前党内法规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也是党内法规建设逐步从自然演进模式向自然演进与理性建构共济模式转变的体现。关于党内法规体系化的既有探索存在整体覆盖面不全和板块交叉重叠的共性不足。以党章为统帅,党的领导法规和党的建设法规为主干,党领导国家机构法规、党领导社会组织法规和组织类法规、行为类法规、监督执纪类法规为单元的板块结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上述不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与亲属自杀行为的定性分析——以张志祥案为例
    2021 (2):  124-131. 
    摘要 ( 193 )   PDF(1455KB) ( 128 )  
    我国司法实务将参与亲属自杀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理由有二:一是帮助自杀;二是不救助行为违反作为义务。但是,当自杀者对自杀有清晰认识和积极态度时,这种真意自杀应属于法外空间。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对此进行帮助的行为,没有一个规范上违法的实行行为可以依附,故不成立该罪共犯。同时,帮助者也没有对自杀行为有所支配,不构成间接正犯。真意自杀应当由自杀者自我负责,法律并不强制其他主体承担诸如先行行为和扶养义务产生的救助义务,所以也不成立不作为式的故意杀人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红岩精神专题
    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三个维度
    2021 (2):  132-137. 
    摘要 ( 182 )   PDF(1442KB) ( 57 )  
    红岩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环境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生成维度、内涵维度、价值维度,有助于全面把握红岩精神,推进红岩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发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战视角下红岩精神的生成逻辑、鲜明特质与时代启示
    2021 (2):  138-147. 
    摘要 ( 219 )   PDF(1475KB) ( 124 )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与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而且蕴含十分鲜明的统战特质。从统战视角看,红岩精神承载着统一战线在革命时期的崇高使命,凝结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统战智慧,积淀着党的统战工作理念,蕴含着党的统战工作操守。新时代,红岩精神对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切实担负起党赋予统一战线的新时代使命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驱动;二是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关键路径;三是增强统战工作艺术性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有效举措;四是加强统战系统自身建设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安全观及当代启示
    2021 (2):  148-158. 
    摘要 ( 224 )   PDF(1470KB) ( 144 )  
    文化安全建设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捍卫民族文化安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安全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安全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代伟人在中国革命中对文化安全内涵、价值及要求的深刻思考,具有高度的现实指导意义。从革命进程、国际局势、理论渊源、党的建设及文化品质5个维度探析这一科学理论的生成语境,在全面把握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毛泽东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安全建设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对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